回眸2015:部分会员单位2015年科技创新纪实
时间:2015/12/29 18:17:58作者:系统管理员点击量:284
2015年,在省科协正确领导和关心下,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各会员单位遵照学会宗旨,为我省食品行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光发热,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学会秘书处根据不完全统计,将部分会员单位所做工作予以公示,以资表扬。统计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谅解并希望继续完善。
一、学会保健品专业委员会(依托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期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委托研发、技术检测和个性化技术服务四种模式,对药食同源中药材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增强功能食品行业竞争力,形成良性的“基础研发—中试研究—产业化推广”链条,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第六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保健食品专业委员会累计已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功能食品批准证书400余项,目前在研项目和等待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项目有185个;研究成果取得纯利润达千万元以上企业三百余家,产值数百亿元。2015年为300余家企业提供了技术转让、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达2000余万元,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功能食品批准证书30余个,技术成果转让到本省以及吉林、北京等十余个省市的多家上市公司。
上述工作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陕西老蜂农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开发项目“融氏王牌蜂胶软胶囊”,经对其生产工艺反复研究论证,把蜂胶的净含量由30%提高到40%,强化了产品的功效。产品获批准后企业迅速投入生产销售,产品在国家和行业的历次市场质量抽查中均获得好评,曾先后获得“首届杨陵农博会金像奖”、“国家权威检测合格产品”、“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目前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蜜蜂产业中最具规模的现代化企业,年均销售额过3亿元;研发的保健产品南洋佰岁,在上海企业成功转化。该产品显著的功效,吸引了投资专家的关注,为此投入4500万,以扩大生产;自主研发的世纪康牌黄杞参萸胶囊(改善睡眠)、辅美牌必康胶囊(辅助降血脂)、满溢牌参芪胶囊(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产品转让给陕西今正药业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公司拳头产品,年收入达十亿元。
目前,单位先后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师范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为中心以后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的创新性成果《海红果酒酿造技术》,在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转化,解决了海红果汁中丹宁高、发酵慢、残糖高,海红果酒难澄清和发酵过程中控温、除氧、隔氧等三大难题。为企业建立了海红果酒、海红果白兰地、海红果浓缩汁、海红果饮料四条生产线,制定了4 个产品的企业标准,并取得相应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成果转化至今,企业增加产值1 亿4千万元。果农收入超过400 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4 项,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国内领先,获2012 年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获2014 年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2015年海红果酒、海红果蒸馏酒通过国家食品工业协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
其他创新性成果:
枣酒生产技术:在佳县益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转化;
纯菌种发酵生产茯砖茶的技术:在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转化;
苹果酒生产技术:在陕西蓝海果业有限公司完成产业转化;
功能性乳品生产技术:在陕西神果股份有限公司转化;
银杏茶脱毒生产技术:在陕西瑞绿园银杏科技有限公司转化;
玉米搅团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在西安大成玉米有限责任公司转化;
多功能果蔬膨化设备及生产技术:在陕西、安徽、山东和新疆推广转化;
苦菜茶、苦荞茶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在陕北企业转化。
三、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谷物科学研究室
长期与企业创新互动,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陕西优诺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擀面皮,公司是宝鸡知名品牌小孟华的供货商,但是存在产品保质期短,产品单一,主要采用半手工式操作等问题,研究室通过采用微生物发酵、结合物理杀菌,实现了常温保鲜的要求。
陕西莲花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构建蔬菜种植到餐桌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是各种菜品能量,营养搭配,陕南特色食品开发等,目前完成了陕南苦荞黄酮及硒等成分的测定,正在进行浆水菜发酵工艺优化及产业化开发。
西安御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懒媳妇”老陕纯手工鲜扯面,号称百年老长安扯面王第三代传人,主要产品为陕西传统特色扯面,存在问题是扯面保质期短,没有标准,研究室通过研究配方及生产环境控制,达到常温保质的目的,并通过测定产品相关指标,帮其制定了企业标准,新产品正在开发中。
其它创新性成果:
大荔天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杂粮馒头;
陕西贾三灌汤包清真食品餐饮;
陕西志宽食品特色杂粮产品;
陕西西瑞集团米面油产品;
陕西红星软香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杂粮糕点;
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杂粮糕点等。
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2015年6月下旬 李志西应旬阳县政协和旬阳县拐枣产业化办公室邀请,在旬阳县政府会堂为全县乡镇领导做拐枣资源开发专题报告,去南郡涛拐枣保健醋厂、拐枣白兰地酒厂和太极缘拐枣饮料厂作技术交流并建立了长期技术协作关系;
2015年7月下旬 李志西、杨保伟应邀参加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军户农场葡萄资源转化难题研讨会,阐述了微生态发酵技术在葡萄资源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并受聘为葡萄资源转化与新产品研发首席专家;
2015年8月中旬 李志西应青海省圣烽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青海祥博生物技术公司邀请到青海省海西州调研枸杞产业发展前景与资源转化战略,就枸杞果酒和枸杞白兰地生产以及枸杞果渣资源利用作了详细技术论证,并受聘为青海省圣烽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枸杞资源转化和产品研发首席专家;
2015年10月中旬 李志西在榆林市清涧县红枣试验站进行裂枣、残次枣产地原位发酵技术示范,为当地群众传播红枣资源转化新技术,受到当地政府极大关注;
2015年3月—9月 李志西为西安市长祥挂面厂解决了困扰10多年的挂面酸度变化无常技术难题,使挂面酸度稳定并采用物理方法使其低于行业标准30%以下;
2015年10—11月 李志西为富平县柿子醋公司解决了柿饼制作中防霉变技术难题;
2015年12月 李志西、张国权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学科全体老师和研究生博士生举行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粮食工程与发酵技术专业委员会挂牌暨2015年度粮食工程与发酵技术学术年会。
徐怀德教授到榆林市榆阳区御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开发不同风味产品4种,对产品过程中发霉原因给予分析,指导了产品的杀菌时间条件,对后续保质期测定给予指导;对豆干制品质构和压制工艺参数给予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豆腐和豆干加工技术;为陕西省榆林市乔坊糜子浑酒有限公司提供浑酒加工技术、糜子黄酒加工技术和小米陈醋加工技术。
五、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与陕西定军山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蓝莓优良品种引进、蓝莓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创新、蓝莓优良适生品种筛选、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构建、高效栽培模式及示范推广、蓝莓保鲜技术研究、蓝莓深加工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蓝莓良种组培苗快繁体系构建和丰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陕西蓝莓产业第一项科研成果,为引领、支撑陕西蓝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汉中福地茶业有限公司、安康平利臻禾茶业有限公司合作,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破解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难题为核心,开展陕南夏、秋茶资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创新了红茶加工工艺,开发了“汉山红”牌工夫红茶产品,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唯一“特别金奖”, 创新性的提出了“一园、三季、两茶”生产模式,制定了红茶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8项,并获得汉中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与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宏玮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 “魔芋片干制技术开发研究”,新工艺技术改变了护色方式方法,解决了目前熏硫技术存在的问题,消除了环境污染问题、大大降低产品硫残留。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魔芋精粉的需求,又开展了“无硫魔芋湿法综合加工研究”,将魔芋精粉提取、灰粉回收与脱毒及皮渣中生物碱提取集于一体,同时生产出无硫魔芋精粉等4种产品,魔芋利用率达到99%,且无“三废”排放,魔芋精粉质量优于纯化魔芋粉特级的要求;
与陕西省城固酒业有限公司,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年产5000吨桔子酒生产线1条、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7条、气调保鲜库2座,使陕西汉中柑橘主产区商品化处理能力达到35万吨,冷藏保鲜规模达到2万吨,2014年“陕西柑橘资源与产业化开发”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六、商洛学院
与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合申报陕西省县域科技重点项目等高层次科技项目,其中“商州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已经获批2015年陕西省县域科技重点项目,“万寿菊加工关键技术与叶黄素产品开发”项目已经通过2016年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专家评审。同时参与建设以森弗公司为依托的商州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立“互联网+农产品”的特色食品销售网络;与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进行联合攻关,解决速冻板栗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绿色斑点造成产品感官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对秋葵速冻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我省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陕西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联合攻关,正在进行“基于全产业链的鸡肉制品中沙门氏菌识别及控制技术研究”。
时间:2015/12/29 18:17:58作者:系统管理员点击量:284
2015年,在省科协正确领导和关心下,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各会员单位遵照学会宗旨,为我省食品行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光发热,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学会秘书处根据不完全统计,将部分会员单位所做工作予以公示,以资表扬。统计难免挂一漏万,敬请谅解并希望继续完善。
一、学会保健品专业委员会(依托陕西省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期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委托研发、技术检测和个性化技术服务四种模式,对药食同源中药材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充分利用和开发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增强功能食品行业竞争力,形成良性的“基础研发—中试研究—产业化推广”链条,成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第六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保健食品专业委员会累计已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功能食品批准证书400余项,目前在研项目和等待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项目有185个;研究成果取得纯利润达千万元以上企业三百余家,产值数百亿元。2015年为300余家企业提供了技术转让、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达2000余万元,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功能食品批准证书30余个,技术成果转让到本省以及吉林、北京等十余个省市的多家上市公司。
上述工作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陕西老蜂农蜂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开发项目“融氏王牌蜂胶软胶囊”,经对其生产工艺反复研究论证,把蜂胶的净含量由30%提高到40%,强化了产品的功效。产品获批准后企业迅速投入生产销售,产品在国家和行业的历次市场质量抽查中均获得好评,曾先后获得“首届杨陵农博会金像奖”、“国家权威检测合格产品”、“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目前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蜜蜂产业中最具规模的现代化企业,年均销售额过3亿元;研发的保健产品南洋佰岁,在上海企业成功转化。该产品显著的功效,吸引了投资专家的关注,为此投入4500万,以扩大生产;自主研发的世纪康牌黄杞参萸胶囊(改善睡眠)、辅美牌必康胶囊(辅助降血脂)、满溢牌参芪胶囊(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产品转让给陕西今正药业有限公司,现已成为公司拳头产品,年收入达十亿元。
目前,单位先后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师范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为中心以后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的创新性成果《海红果酒酿造技术》,在府谷县聚金邦农产品开发公司转化,解决了海红果汁中丹宁高、发酵慢、残糖高,海红果酒难澄清和发酵过程中控温、除氧、隔氧等三大难题。为企业建立了海红果酒、海红果白兰地、海红果浓缩汁、海红果饮料四条生产线,制定了4 个产品的企业标准,并取得相应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成果转化至今,企业增加产值1 亿4千万元。果农收入超过400 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4 项,通过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国内领先,获2012 年榆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获2014 年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2015年海红果酒、海红果蒸馏酒通过国家食品工业协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
其他创新性成果:
枣酒生产技术:在佳县益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转化;
纯菌种发酵生产茯砖茶的技术:在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转化;
苹果酒生产技术:在陕西蓝海果业有限公司完成产业转化;
功能性乳品生产技术:在陕西神果股份有限公司转化;
银杏茶脱毒生产技术:在陕西瑞绿园银杏科技有限公司转化;
玉米搅团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在西安大成玉米有限责任公司转化;
多功能果蔬膨化设备及生产技术:在陕西、安徽、山东和新疆推广转化;
苦菜茶、苦荞茶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在陕北企业转化。
三、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谷物科学研究室
长期与企业创新互动,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
陕西优诺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擀面皮,公司是宝鸡知名品牌小孟华的供货商,但是存在产品保质期短,产品单一,主要采用半手工式操作等问题,研究室通过采用微生物发酵、结合物理杀菌,实现了常温保鲜的要求。
陕西莲花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构建蔬菜种植到餐桌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是各种菜品能量,营养搭配,陕南特色食品开发等,目前完成了陕南苦荞黄酮及硒等成分的测定,正在进行浆水菜发酵工艺优化及产业化开发。
西安御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懒媳妇”老陕纯手工鲜扯面,号称百年老长安扯面王第三代传人,主要产品为陕西传统特色扯面,存在问题是扯面保质期短,没有标准,研究室通过研究配方及生产环境控制,达到常温保质的目的,并通过测定产品相关指标,帮其制定了企业标准,新产品正在开发中。
其它创新性成果:
大荔天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杂粮馒头;
陕西贾三灌汤包清真食品餐饮;
陕西志宽食品特色杂粮产品;
陕西西瑞集团米面油产品;
陕西红星软香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杂粮糕点;
陕西心特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杂粮糕点等。
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
2015年6月下旬 李志西应旬阳县政协和旬阳县拐枣产业化办公室邀请,在旬阳县政府会堂为全县乡镇领导做拐枣资源开发专题报告,去南郡涛拐枣保健醋厂、拐枣白兰地酒厂和太极缘拐枣饮料厂作技术交流并建立了长期技术协作关系;
2015年7月下旬 李志西、杨保伟应邀参加新疆建设兵团农六师军户农场葡萄资源转化难题研讨会,阐述了微生态发酵技术在葡萄资源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并受聘为葡萄资源转化与新产品研发首席专家;
2015年8月中旬 李志西应青海省圣烽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青海祥博生物技术公司邀请到青海省海西州调研枸杞产业发展前景与资源转化战略,就枸杞果酒和枸杞白兰地生产以及枸杞果渣资源利用作了详细技术论证,并受聘为青海省圣烽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枸杞资源转化和产品研发首席专家;
2015年10月中旬 李志西在榆林市清涧县红枣试验站进行裂枣、残次枣产地原位发酵技术示范,为当地群众传播红枣资源转化新技术,受到当地政府极大关注;
2015年3月—9月 李志西为西安市长祥挂面厂解决了困扰10多年的挂面酸度变化无常技术难题,使挂面酸度稳定并采用物理方法使其低于行业标准30%以下;
2015年10—11月 李志西为富平县柿子醋公司解决了柿饼制作中防霉变技术难题;
2015年12月 李志西、张国权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学科全体老师和研究生博士生举行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粮食工程与发酵技术专业委员会挂牌暨2015年度粮食工程与发酵技术学术年会。
徐怀德教授到榆林市榆阳区御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开发不同风味产品4种,对产品过程中发霉原因给予分析,指导了产品的杀菌时间条件,对后续保质期测定给予指导;对豆干制品质构和压制工艺参数给予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完善了豆腐和豆干加工技术;为陕西省榆林市乔坊糜子浑酒有限公司提供浑酒加工技术、糜子黄酒加工技术和小米陈醋加工技术。
五、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与陕西定军山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蓝莓优良品种引进、蓝莓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创新、蓝莓优良适生品种筛选、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构建、高效栽培模式及示范推广、蓝莓保鲜技术研究、蓝莓深加工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蓝莓良种组培苗快繁体系构建和丰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陕西蓝莓产业第一项科研成果,为引领、支撑陕西蓝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汉中福地茶业有限公司、安康平利臻禾茶业有限公司合作,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破解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难题为核心,开展陕南夏、秋茶资源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创新了红茶加工工艺,开发了“汉山红”牌工夫红茶产品,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唯一“特别金奖”, 创新性的提出了“一园、三季、两茶”生产模式,制定了红茶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8项,并获得汉中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与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陕西省宏玮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 “魔芋片干制技术开发研究”,新工艺技术改变了护色方式方法,解决了目前熏硫技术存在的问题,消除了环境污染问题、大大降低产品硫残留。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魔芋精粉的需求,又开展了“无硫魔芋湿法综合加工研究”,将魔芋精粉提取、灰粉回收与脱毒及皮渣中生物碱提取集于一体,同时生产出无硫魔芋精粉等4种产品,魔芋利用率达到99%,且无“三废”排放,魔芋精粉质量优于纯化魔芋粉特级的要求;
与陕西省城固酒业有限公司,汉中泛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年产5000吨桔子酒生产线1条、商品化处理生产线17条、气调保鲜库2座,使陕西汉中柑橘主产区商品化处理能力达到35万吨,冷藏保鲜规模达到2万吨,2014年“陕西柑橘资源与产业化开发”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六、商洛学院
与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合申报陕西省县域科技重点项目等高层次科技项目,其中“商州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已经获批2015年陕西省县域科技重点项目,“万寿菊加工关键技术与叶黄素产品开发”项目已经通过2016年陕西省科技统筹项目专家评审。同时参与建设以森弗公司为依托的商州区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立“互联网+农产品”的特色食品销售网络;与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进行联合攻关,解决速冻板栗产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绿色斑点造成产品感官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对秋葵速冻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与我省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陕西十三坊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联合攻关,正在进行“基于全产业链的鸡肉制品中沙门氏菌识别及控制技术研究”。